自“二胎政策”施行以來,我國出生人口卻不見增長,這一現象的發生也讓人大代表們急壞了,河南人大代表王建樹提出建議盡快放開生育,這一建議立即引發熱議,網友對此各執一詞。
河南人大代表提出盡快放開生育的建議之后,網友紛紛發表了各自的意見,有人表示:“肉都吃不起了,哪還敢生?”、還有的人說:“教育、房產、醫療等壓力都已經這么大了,不敢生”。
總之,一時間大部分網友都對此投出反對票,總結網友們的觀點,反對放開生育的原因主要是覺得河南是人口大省,但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都跟不上,不敢多生。
其實,該位人大代表之所以會提出放開生育的建議,緣于不斷下降的出生率。盡管二胎政策放開了好幾年,但出生率卻不升反而下降,不斷下降的出生率意味著中國可能出現人口老齡化的問題。
那么,為什么在放開二胎的當下,出生人口數量并沒有上升呢?
一、出生人口連續三年下降
有數據顯示,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從2018年創下歷史新低之后,2019年又再次下降。2018年中國的人口出生率為10.94%,到了2019年,人口出生率下降至10.48%。
實際上,自從2016年正式開放二胎政策之后,全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,一直從2016年的1786萬人出生下降到2019年的1465萬人。
為什么全面放開二胎之后,出生人口數量反而下降了呢?說起來,還跟以下三大因素息息相關:
高房價:城市化的不斷推進,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到城市定居,但真正能夠扎根在城市里的年輕人卻為數不多,其中最大的阻礙來源于高額的房價。
買不起房只能租房,而對于年輕夫妻來說,租房則意味著不敢輕易生孩子。
教育壓力:中國人最關注的話題莫過于孩子的教育,“再窮不能窮教育”的口號深入人心,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,投入再多的金錢和精力也不計其數。
然而,現如今的社會,只是學好專業知識已經很難形成強大的競爭力了,在正常的學習之外,各類興趣班和輔導班層出不窮,家長的經濟壓力也無形中增加了不少。
醫療費用:有數據顯示,從1995年到2007年,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上漲了9.2倍,但醫療費用的支出卻上漲了22.4倍。生育一個孩子,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,這期間的十幾年里,孩子的醫療支出不是一筆小數目。
有這三座大山擋在跟前,又有多少夫妻敢生第二個孩子呢?
有生育條件的夫妻不愿意多生一個孩子,而一些上了年紀的女性,由于各種因素,還想生多一個,如果已經到了50多歲,再生一個孩子有可能嗎?
二、50歲左右究竟還有沒生育的可能性?
過去,生三個孩子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,不過要想生三胎,除了需要考慮經濟能力,也需要考慮身體的條件。
如果想要生第三胎,一定要注意生育時間的間隔,讓身體在得到完全恢復的情況下,再進行生育,否則會給胎兒和孕婦都帶來風險。
隨著年齡的增長,女性的卵巢功能和身體狀況都會不斷減弱,對于50歲左右的女性來說,如果身體條件不佳,最好還是 不要選擇生多一個。
女性能否生育取決于是否有卵子排出,絕經并不是一個正確的衡量準則。即使還沒絕經,也不意味著還有生育功能,在女性的圍絕經期,卵泡中的卵子也不一定具有生育功能,此時的女性實際上已經失去了生育能力。
不過,女性的生育能力與個人的體質、生活的環境等因素存在密切聯系,有些人可能三十多歲就出現絕經的情況,還有的人五十多歲也還能生育。比如劉德華的太太,正是在五十歲的時候懷孕生子。總之,高齡女性能否生育因人而異。
卵巢的功能下降意味著女性進入衰老期,其中失去生育能力只是一個表現,對于女性來說,保養卵巢是延緩衰老的關鍵。
三、高齡女性如何保養卵巢?
對于上了一定年紀的女性來說,要想保養好卵巢,一定要注意這三件事:首先,保證規律的作息,盡量每天11點之前睡覺,避免熬夜。
其次,堅持運動,每星期至少要進行3次運動,每次運動堅持半小時以上。另外,多吃西蘭花、黃瓜、木耳、獼猴桃、西柚等蔬果,有助于抗氧化,并且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。
生還是不生是自己的選擇,對于年輕女性來說,在做好充分準備下,可以生多一個,讓孩子互相陪伴,而如果上了一定年紀,身體狀況又不太好的話,生之前一定要三思。
本文Hash:1fef75401a5e560e019da15e4a345d29b2d676b0
聲明: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發布,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系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