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醫和西醫是目前我國兩大醫學種類,正所謂“西藥治標,中藥治本”,各有所長。中醫更注重調理,準備懷孕的女性去咨詢下中醫,調養下自己的身體,對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做好準備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健康備孕,聽聽中醫怎么說。
中醫認為:受孕的機理是賴乎腎氣旺盛,真陰充足,氣血和順,絡脈通暢。那么,如何能達到這幾方面,專家給出了孕前需要準備的一些建議:
中醫調理第一步:調經
很多人都把每個月來的月經稱為“老朋友”,從中醫的角度講,這種叫法是再恰當不過了,為什么?除了把脈、看舌苔這些最常規的方法外,每個月月經的情況是女性在看中醫的時候最常被問到的了。中醫通過月經的量、顏色、周期等往往可以判斷出女性身體的癥結所在。中醫的醫理認為女性月事,屬奇精八脈內的沖脈、帶脈、任脈三經的循環,這種循環會經過數十個穴道。如果有阻礙,會導致很多疾病,因此應該十分重視。如果月經正常,說明氣血通暢,下一步就可以通過體溫的變化,看排卵是否正常了。
專家提示:對于月經量和周期有變化的女性隨時都可以找中醫進行調理,不一定要等到準備懷孕的時候。
中醫調理第二步:量體溫
正常人的體溫,排卵后在孕酮的作用下體溫會上升0.3~0.5℃。持續14天,然后體溫下降。如果只是體溫上升3、5天后就下降了,或是一直沒有升高的跡象,說明排卵可能有問題,那么就可以對癥治療了。
專家提示:除了中醫自己望聞問切等專業診斷手法外,很多時候,中醫還會借助西醫的診斷方法對病情進行進一步的判斷,例如為了判斷排卵是否正常,除了采用量體溫的方法外,有時還會通過B超作為輔助手段進行診斷。盡管如此,中醫的理念及治療手段和西醫還是完全不同的,大家在看中醫的時候不要因為采用了一些西醫的辦法,而對中醫的療效有所懷疑。
中醫調理第三步:暖宮
中醫有宮寒不孕的說法。子宮就像胎兒的暖房,如果子宮內冰冷,那么胎兒就無法生長。為了防止宮寒,女性應該特別注意保護小腹的溫暖。尤其是在空調情況下工作的女性,還有那些經常坐著不動的女性,更應該注意腹部和下半身的保暖。
專家提示:女性愛美是天性,但也要注意根據節氣變化調整著裝,平時就應該注意下身的保暖,尤其是腳部及腹部。不要讓自己受寒,只有在身體溫暖的情況下,氣血才會暢通。
本文Hash:883cadd2b60c4a61dd31c6e5fdd7096524c45483
聲明:此文由 夢相隨 分享發布,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系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