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為啥一個低鉀癥還能把人治死了?”,林先生的家屬怒吼道。
原來,林先生前幾天起床的時候,突然感覺四肢無力,走不了路。家人發現后緊急送醫,經過一系列檢查,被診斷為低鉀血癥。
醫生根據患者的情況采取了補鉀治療,可在輸液過程中,林先生卻突發致死性心律失常,最終沒能搶救過來。而家屬覺得這一定是因為醫生操作失誤導致的。

一、低鉀血癥不普通,嚴重可致命
關于低鉀血癥,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,其實它是一種十分兇險的病理狀態。
首先,鉀是人體維持機體正常生理機能不可少的一項微量元素,當血鉀低于正常生理最低濃度(正常人血鉀為3.5~5.5 mmol/L)時,就是低鉀血癥。根據缺鉀的程度可分為4個等級,等級越高,危害性越大,分別為:
低鉀:血鉀濃度<3.5 mmol/L;
輕度:血鉀濃度介于3.0~3.5 mmol/L;
中度:血鉀濃度介于2.5~3.0 mmol/L;
重度:血鉀濃度<2.5 mmol/L。
低鉀血癥發生的原因,主要與營養不良、長期補液不含鉀、應用速尿等利尿劑、大量輸注葡萄糖和胰島素、嘔吐等多種因素有關。因此想要預防低鉀血癥,就要盡量避免這些危險因素。

而一旦發現低鉀血癥,要及時采取正確的措施干預,不然可引起嚴重后果,如肌無力,患者可因此無法正常行走。一旦累及呼吸肌時,還會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;同時鉀缺乏還可減低心肌應激性,出現各種心律失常,嚴重的可導致猝死。
可見,低鉀血癥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。
二、吃降壓藥可能導致缺鉀致死?
其實,林先生之所以會出現低鉀血癥最終致死,是因為長期不當服用降壓藥引起的。
據了解,原來林先生已有10多年的高血壓病史,但他一直沒醫院接受規范治療,而是自己去藥店買了價格低廉的降壓藥——氫氯噻嗪。在服用了幾年后,發現血壓控制的并不理想,又去買了另一種降壓藥——吲達帕胺,就這樣一直吃著,直到身體突發不適被家人送醫。

醫生解釋,這兩種降壓藥都屬于利尿劑類降壓藥,降壓機制類似,都是作用于腎遠曲小管,抑制電解質的再吸收,通過排鉀利尿來達到降壓目的。所以服用一段時間(12周左右)后,便可能出現低血鉀的情況,而要是沒有及時采取措施,便會危及患者的生命。
從林先生的案例中,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:在服用氫氯噻嗪、吲噠帕胺等排鉀利尿劑類降壓藥時,一定要注意補鉀,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、偏食挑食的患者。
另外,我們也由此吸取了一個教訓:不可盲目使用降壓藥,尤其是同用同一類降壓藥,這樣不僅不會增加藥效,還會增大副作用,嚴重的還可能帶來不可挽回的后果,降壓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,而不是覺得哪個好就吃哪個。

三、身體出現這些癥狀時,該補鉀了
當身體缺鉀時,要及時補鉀。那一般如何初步判斷自己缺鉀呢?當出現以下情況時,是身體在提醒你缺鉀了,該補一補了。
總是感覺很疲勞,因為缺鉀時細胞就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正常運轉,所以就容易感覺累;
血壓升高,缺鉀時血管會受損進而導致血壓上升;
肌肉還可能出現疼痛,并且容易抽筋;
部分患者還會有便秘的情況,因為體內缺鉀也會影響消化系統,代謝速度減慢。

四、補鉀不能亂補,正確補鉀應做好這3點
①補鉀量
補鉀不是亂補,而是根據你的缺鉀程度來補,如果屬于輕度缺鉀,那額外補充3g氯化鉀即可;如果屬于中度那就需要補充6g;重度便是9g。
注意額外兩個字,如果患者因疾病等原因需禁食,那需在每日生理補鉀量的基礎上,再額外補充相應克數的氯化鉀。
②藥物補鉀
主要分口服氯化鉀和靜脈輸注氯化鉀。口服藥物種類有很多,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,具體如下:

圖源:醫學界風濕免疫頻道
靜脈補鉀需要密切檢測心電圖,一般來說補鉀量為3g/h,如缺鉀比較嚴重,可適當提升。另外,靜脈滴注過程中需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率、呼吸、肌力、尿量,以便調整。
③飲食補鉀
想要補鉀,飲食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途徑。平時可以適當吃一些鉀含量高的食物,主食當中蕎麥、玉米、紅薯、土豆等鉀含量最高,可適量多吃。另外,蔬菜也是“含鉀大戶”,可適當多吃。蔬果鉀含量具體如圖:

圖源:BTV養生堂
總結:千萬別小看低鉀血癥,嚴重的可直接致死,所以平時要注意觀察自身健康狀況,一旦發現缺鉀,及時通過合適的方法補鉀。另外高血壓患者一定在遵醫囑服用降壓藥,切忌自己隨意購買服用,一不小心可能就“釀成大禍”了。
本文Hash:2825b04d68be18b591b1bd32061814e6e076f415
聲明:此文由 163lady 分享發布,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系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