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洛芬,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它的大名,它是一種非甾體類抗炎藥,在全球的使用率都非常廣。
過去曾有學者表示,成人和兒童使用布洛芬可能會增加急性腎損傷(AKI)的風險,但缺少大型研究的數據支持。
近日,一項關于這個問題的大型研究給出了定論,這是中國首個兒童布洛芬使用與醫院獲得性AKI的大型隊列研究。

該研究采集了3044023名年齡在1個月-18歲之間的住院患者,其中有50420名兒童,平均年齡為5歲,60.8%為男孩,最終結果顯示:布洛芬被廣泛使用于中國的住院兒童中,在調整混雜因素后,患者患“醫院獲得性急性腎損傷”的風險顯著增加,且與劑量呈現依賴性關系。

布洛芬雖然作為家中常備鎮痛解熱類藥品,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用,小九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此藥。
一、布洛芬:作用強大的止痛藥
布洛芬有著很強的鎮痛效果,是阿司匹林的16-32倍,而藥物機理也很簡單,主要就是通過抑制環氧酶(COX),減少前列腺素(PG)的合成。前列腺素與機體疼痛、致熱、炎癥反應有關,可使局部組織充血、腫脹、發熱,使“痛感”信號放大,所以抑制PG的合成,可達到鎮痛的效果。
臨床上,常用布洛芬來緩解一些輕至中度疼痛,如頭痛、關節痛、偏頭痛、牙痛、肌肉痛、神經痛、痛經等。此外,它還可以通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而起解熱作用,尤其是對于持久高熱的療效較好。

不僅如此,它還是公認的兒童首選抗炎藥,對風濕及類風濕關節炎、骨關節炎等有明顯效果,但抗炎作用相對較弱。
可見,布洛芬的功效還是比較強大的,安全性也比較高,但如果使用不當,也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事件。
二、可以用,但不能亂用
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研究,盲目或過度使用布洛芬,可提升急性腎損傷(AKI)的患病風險,嚴重可造成腎功能衰竭。不僅如此,它還能引起腹瀉、惡心、嘔吐等不良反應,并增加嚴重的心血管事件,如心肌梗死、中風等。
所以,對于布洛芬的使用禁忌一定要記牢,尤其是布洛芬的禁忌人群。

1、心臟病患者
尤其是剛做完心臟搭橋手術的患者,一定要禁用。相關研究顯示,每天服用布洛芬,持續7天及以上,可提升75%心臟病的發作風險。
2、腸胃不適患者
如活動性或既往有消化性潰瘍史、胃腸道出血或穿孔者,此藥可刺激腸胃血管內膜,同時還會削弱自身的修復能力。
3、腎功能不全者
藥物主要通過腎臟排泄,長時間大量服用可能發生腎功能損害,加重病情,所以謹慎使用。
4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
如系統性紅斑狼瘡、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等,服用后有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。
5、孕婦
可能對胎兒造成傷害,提升妊娠晚期胎兒心臟缺陷的風險。

因此,布洛芬雖是“良藥”,但錯誤服用可能成為“毒藥”,在服用它時,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法。
三、如何正確服用布洛芬?
< p>首先,一定要控制好劑量。一般情況下,成人劑量為每次400-600mg,24小時內最多不得超2400mg。而在這范圍內,具體服用多少量、多少次,還需要根據炎癥程度來定,尤其是兒童,肝臟發育不完全,用藥上更加需要慎重,需要醫生的指導。其次,注意服用的時間。一般來說,用于解熱時不得連續應用超過3天,用于止痛時不得連續應用超過5天。
最后,不要每次一出現頭痛、發熱、拔牙、痛經就立即使用布洛芬。藥物再安全也是藥,最好咨詢專業醫師,看是否需要、合適,再遵從醫囑服用。

總的來說,布洛芬是臨床應用上安全性較高的藥物,但不代表它能隨便用,建議大家認真聽從醫生與藥師的建議,按照推薦劑量合理用藥,保證既有效又安全。
延伸閱讀:布洛芬、對乙酰氨基酚、去痛片的簡單區別
布洛芬、對乙酰氨基酚、去痛片雖都屬于止疼藥,但它們之間還是有區別的,適應癥也不一樣,大家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,以免治病變“致病”:
·去痛片
此藥價格便宜,很多人會購買,但有比較強的成癮性。它含非那西丁、苯巴比妥、咖啡因等致癮成分,容易讓人產生依賴性、耐受性。一旦停用,可能出現精神不振、失眠、腹瀉、流汗、嘔吐等表現。
·對乙酰氨基酚
對于頭痛、咽喉痛有一定鎮痛效果,但沒有消炎作用,在炎癥相關疼痛上的效果不如布洛芬。
·布洛芬
對于長期用藥的患者、關節炎患者,可選用此藥,但注意不可長期大量服用,以免損傷腎臟。不過相比之下,安全性比前兩者更高。

布洛芬是日常生活的常見藥,大家最好提前了解用藥常識,避免用錯藥,減少風險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你。
本文Hash:52acea1233d247ef3b737893355abce2742e4769
聲明:此文由 163lady 分享發布,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系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