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,是常見的婦科疾病,常發生于35-50歲,近年來的發病人群有低齡化趨勢。子宮肌瘤早期無明顯癥狀,但是有一些小的跡象需要女性朋友多加注意。
女性月經過多需注意
婦科專家稱,一般情況下,女性的月經出血量應為20~60ml,超過80ml就屬于月經過多。
如果用衛生巾的使用量來估算,正常用量是平均一天換4、5次,每個生理周期不超過2包(以每包10片計算)。如果一個周期使用超過3包衛生巾,且每片衛生巾差不多都很滿,則屬于月經過多。
月經過多和子宮肌瘤存在一定聯系,導致經血過多的大多是肌間、粘膜下這兩種類型的子宮肌瘤。
子宮肌瘤的4個典型癥狀
婦科專家稱,子宮肌瘤有2個典型癥狀,就是月經過多和繼發性貧血,但是不排除一些患者沒有自覺的癥狀。根據臨床經驗,子宮肌瘤主要有如下幾個典型的癥狀:
1、月經增多
子宮肌瘤常見表現是月經過多、經期延長以及不規則的陰道流血。之所以會出現流血增多,主要是因為肌瘤的產生導致子宮內膜的面積增大,因此月經時剝落的內膜也增加,加上肌瘤會影響子宮的正常收縮,導致血液循環紊亂,從而導致出血量增加。由于長期流血,病人也會伴有貧血的癥狀。
2、下腹部包塊
當子宮肌瘤增大,并且超越盆腔時,患者可以在下腹部摸到明顯的包塊,形狀不規則,可以移動,并伴有下墜感。
3、壓迫癥狀
生長在宮頸和宮體下部的肌瘤,可能會壓迫盆腔的組織和神經,引起下腹墜痛、腰背酸痛等現象。
當肌瘤往前或往后生長時,就會進一步壓迫直腸、膀胱或尿道,引起便秘、排尿困難或者尿頻。
當肌瘤往兩側生長,則會形成闊韌帶肌瘤,壓迫到輸尿管時可導致輸尿管或腎盂積水;若壓迫到盆腔的血管和淋巴管,就會導致下肢水腫。
4、異常疼痛
除了盆腔神經受壓迫導致疼痛外,粘膜下肌瘤在宮腔內會引起不正常的宮縮導致疼痛,當肌瘤堵住宮頸管時,經血無法排出,則會導致痛經。
預防子宮肌瘤一年一體檢
婦科專家介紹,子宮肌瘤因個數、部位、大小等情況會出現因人而異的癥狀,但很多病人并沒有出現癥狀,這也是很多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并不知道自己的子宮長了肌瘤,等到出現明顯癥狀時才急急忙忙來就診,嚴重的子宮肌瘤甚至會導致女性不孕。
因此醫生建議,經歷了性生活的女性最好半年或者一年做一次全面婦科檢查,以便盡早發現早期的癥狀。
本文Hash:b416c4fc22e749d2846824097ce849394f698140
聲明: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發布,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系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