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able id="yu8u0"><optgroup id="yu8u0"></optgroup></table>
  • <table id="yu8u0"><kbd id="yu8u0"></kbd></table>
    <td id="yu8u0"><option id="yu8u0"></option></td>
    <table id="yu8u0"><option id="yu8u0"></option></table>

    不要速度,只要步數!JAMA:每天走得多,可以降低死亡率

    俗話說:生命在于運動!那你知道,最便宜、最安全的運動方式是什么?走路!

    即便大家的健康意識有所提高,但能每天堅持走路的人少之又少,原因無非是:工作太忙、娛樂活動太多、壓力太大……但其實,走路并不耽誤時間,每天只需要抽出30分鐘,就能達到意想不到的養生效果。

    JAMA:每天走得多,可以降低死亡率

    你知道世界上最能走的民族是哪個民族嗎?《自然》雜志對全球111個地區超過70萬人每天的步數進行了統計,結果發現:中國人平均步行數遠超世界水平!

    據統計,中國香港每人每天走路6880步,中國大陸每人每天走路6189步,分別位居榜單的第一名和第二名。位于榜單最后一名的印度尼西亞,每人每天走路僅僅3513步。

    中國人為什么這么愛走路?也許是潛意識當中認為走路又能減肥又有益健康吧!

    近日,發表在《美國醫學會雜志(JAMA)》上的一項研究顯示,每天走更多的步數與全因死亡率下降顯著相關。

    研究人員對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數據中2003-2006年具有代表性的成年人樣本數據進行了分析。分析顯示,在6355名年齡在40歲以上的成年參與者中,有4840人有有效的加速度計數據,其中54%為女性,46%為男性。在佩戴加速計的人群中,比例較高的是BMI指數在30以上的人群,以及飲酒量較大的人群。年紀較輕的人群,受教育程度更高,采取的健身措施更多,BMI指數也更低,同時發生慢性病的風險也比較低。

    參與者平均每天走9124步,其中91%的參與者加速計平均佩戴5.7天,每天平均佩戴14.4小時。94%的參與者每天至少佩戴10小時,一周至少佩戴3天。此外,有14%的參與者只具有估算的步數數據。截止到2015年12月,隨訪時間為平均10.1年,參與者中共有1165人死亡,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有406人,死于癌癥的有283人。

    分析結果顯示,每日步數和全因死亡率密切相關:

    每天步數在4000步以下的參與者共有655名,死亡人數419名,每年全因死亡率為76.7‰。

    每天步數在4000-7999步的參與者共有1727名,死亡人數488名,每年全因死亡率為21.4‰。

    每天步數在8000-11999步的參與者共有1539名,死亡人數176名,每年全因死亡率為6.9‰。

    每天步數在12000步以上的參與者共有919名,死亡人數82名,每年全因死亡率為4.8‰。

    只要開始走路,身體就會發生積極變化

    由此可見,走路是有很多好處的。比如:

    保護心血管

    走路可以保護心血管,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。研究發現,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,每周走路時間在4小時以上的老年人,與每周走路時間在1小時以下的老年人相比,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減少69%,病死風險減少73%。

    降低血糖

    走路可以降低血糖,預防糖尿病。當血糖升高的時候,胰島素會自動調節血糖的水平,走路則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,同時還可以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風險。

    預防老年癡呆

    走路的時候,大腦需要更多的氧氣,有利益提升心肺功能,促進血液循環,鍛煉大腦,讓大腦更加靈活,預防老年癡呆癥的發生。

    強化心肌功能

    走路可以提高心肌的運動耐力,增加心臟的輸出量,增強心臟的收縮能力,達到強化心肌功能的目的。

    增強免疫力

    走路可以改善內分泌,調節激素水平,增強免疫力,在 防癌、抗癌等方面功效突出。

    有人因走路廢了膝蓋,到底怎么走路比較好?

    不過,走路不是亂走一通就能達到養生效果的。

    石家莊的齊女士是一名糖尿病患者,由于運動量不足,她的血糖控制一直不是很理想。醫生告訴她,除了平時的家務活,每天飯后半小時,還要再增加一些健步走、太極拳、廣場舞等運動。陳女士照做了,只不過,她沒有把握好運動量,每天飯后暴走1-2小時。一段時間之后,她又來到了醫院,跟醫生說自己的膝蓋已經脆弱得無法走路了。

    醫生檢查之后發現,齊女士存在膝關節游離體,是老年性骨性關節炎導致的。醫生提醒,對于糖尿病人來說,運動量不是越大越好,應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,選擇適宜的運動。

    那么,不同的人群應該怎么走路才最科學呢?

    根據前面提到的發表在《美國醫學會雜志(JAMA)》上的研究:

    每天走48000步的人比每天走4000步的人全因死亡風險下降了51%,每天走12000步的人全因死亡風險下降了65%。每天走14000步或16000步以上的人,全因死亡風險基本不會再繼續往下降了。因此,對于正常人來說,每天走4000-8000步就可以達到最佳鍛煉效果。

    對于久坐不動的人來說,只要將每天走2000步增加至每天走4000步,就可以顯著降低死亡率。

    對于慢性病患者來說,與每天走4000步的人相比,每天走8000步的人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風險都大幅下降。

    為了保證養生效果,走路還要注意這幾點

    除了步數,為了達到養生的目的,走路的時候還要注意這幾點:

    一是時長,健步走推薦每天1小時,按照每分鐘走100步計算,每天走6000步最合適。

    二是時間,走路的最佳時間在傍晚四五點,晚飯后半小時左右,最好在睡覺前2小時結束。

    三是姿勢,走路的正確姿勢是站直,收腹提臀,雙肩抬起,抬起下巴,眼睛平視前方,然后抬腿邁出腳,曲臂擺。

    走路時世界上最佳的運動之一,你有走路的習慣嗎?如果太忙沒時間,可以試著把車停在比較遠的停車場,步行至目的地,或者下班的時候用走路代替坐車,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走過頭哦!

    本文Hash:444fe85a1bd7d40318615530399d822d989ac65f

    聲明:此文由 163lady 分享發布,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系我們。

  • <table id="yu8u0"><optgroup id="yu8u0"></optgroup></table>
  • <table id="yu8u0"><kbd id="yu8u0"></kbd></table>
    <td id="yu8u0"><option id="yu8u0"></option></td>
    <table id="yu8u0"><option id="yu8u0"></option></table>
    榴莲视频